{{numpinglun}}人参与评论

电子商务成为“中国梨都”的脱贫密码

来源: 新华社


位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省砀山县,以盛产酥梨闻名,被称为“中国梨都”。

砀山的“95后”许静是电商创业的佼佼者。在国际消除贫困日这天,许静携手新兴电商平台“未来集市”,以“故乡味道”为名上线的砀山酥梨和黄桃,一小时内成交量就达到了100万斤。

这在60岁的季荣忠看来是个从来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季荣忠种了一辈子梨,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自己腿部残疾,妻子和儿子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全家靠着几亩果园谋生计,一年的收入始终在5000元左右。

“最让人糟心的就是卖梨难,早晨不到七点就要拉到十几公里外的水果交易市场。水果贩子相中还要几经压价,一斤梨只能卖几毛钱。”季荣忠说,即使丰产也难赚钱,这是最让人伤心的。

季荣忠的遭遇正是砀山这个安徽最北部县城的缩影:尽管被称为“中国梨都”,却仍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防风固沙,有2500多年栽培历史的砀山梨开始在这片黄河故道两岸规模化栽培,后来形成了拥有70余万亩连片生态果园,“砀山酥梨”也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名声在外,却仍旧难以解决农产品交易固有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果贱伤农甚至滞销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时成片的水果成熟后只能烂在地里,加上一度交通闭塞,不通高速、没有高铁,砀山人自嘲是安徽的“西伯利亚”。

转机发生在2015年,“电子商务”的新风从城市刮到农村,砀山人找到了自己的脱贫密码。

许静就是这个电商创业大潮中的一员,她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在记忆中,清晰地印刻着小时候跟母亲一起卖梨的艰辛。

2016年,砀山苹果滞销,当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电商资源的许静立刻在朋友圈发出了收购和义卖的通知,结果第二天她家就被前来卖水果的果农围了个水泄不通。“10天卖出10万斤”,是那次义卖的成绩单。

季荣忠和许静都是朱庄村的村民。季荣忠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酥梨几乎都交给许静销售,年轻人懂策划、会营销,“现在咱村都是‘网红梨’根本不愁卖,价格还比市场高,我们只管种就行”。

2017年,季荣忠的家庭收入达到了2万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去年收入3万元,一年比一年好。”他说。

据砀山县商务局统计,目前全县共有电商企业1370余家,农产品电商品牌1500多个,10万多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2018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46.7亿元,有效带动1.33万户、2.6万余人摆脱贫困。

不仅如此,砀山县还建成139个村级电商扶贫驿站,委托第三方托管运营,驿站每年帮助贫困人口开设网店,目前已带动60余人脱贫,相关产业链带动脱贫180余人。

砀山姑娘李娟就依托“电商”书写了一段励志传奇。她是脊髓空洞症患者,2008年,19岁的李娟摔了一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动,属于重度瘫痪,而且几乎没有康复的可能。

瘫痪在床的日子,李娟“度秒如年”。如今,她已经可以咬着触控笔,熟练地“以嘴为指”点击手机屏幕上的虚拟键盘,和朋友、客户、快递员交流,更新朋友圈,发布家乡水果的最新信息。

砀山县电商协会会长绳惠展介绍,协会帮李娟注册了“祥澳娟”品牌,指导她规范产品包装、建立销售体系。2016年11月,在县电商协会的帮助下,李娟家一天就在网上销售了两千多箱酥梨。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自强模范……一系列荣誉也接踵而来。

今天的砀山人欣喜地看到,曾经的安徽“西伯利亚”正在变成真正美丽富裕的“中国梨都”。如今,不仅仅是贫困户和农村青年,大批大学生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回乡通过电商创业,开网店销售酥梨、黄桃等本地农产品,有的收入甚至比打工高出数倍。

今年4月,安徽省启动第二批贫困县“摘帽”程序,砀山县已退出贫困县序列。

“我现在就想给俺儿子说个媳妇儿,这放以前哪里敢想。”季荣忠说。


责任编辑:杨丁淼
浏览量:12193
我要举报
  {{N_like}}
广告
热门推荐

观点

暂无评论!
{{item.U_UserName}}
{{ item.clike }}
{{item.content}}
{{item.time}} · 回复

{{item1.U_UserName}}:{{item1.content}}

发送
{{ item.split('-')[0] }} {{ item.split('-')[0] }}